• 初步介绍

  • 为更好的发挥重点实验室在科技成果的业务服务转化平台的作用和优势,2015年将以“春季试验”为载体,依托我局新成立的“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气象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预报中心(CAPS)等科研单位及业务机构,进行科研业务联合试验,将针对华南地区前汛期春季强对流天气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检验和应用分析,检验系统预报能力和预报时效的可用性,完善预报产品分析流程,改进精细化数值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使各类先进成果尽早本地化应用并发挥效益,为实现“预测准、预报早、预警快”提供科技支撑。  更多>> 
  • 数值预报模式应用及检验试验

  • 目标
    针对华南地区前汛期的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欧洲中心精细化模式(ECMWF)、日本数值模式(JMA)、华南中尺度模式GRAPES、深圳实时同化预报系统(HAPS)、香港天文台数值模式NHM、雷暴尺度集合预报系统等多家数值预报产品,检验模式对不同天气形势下的强降水、中尺度暴雨预报能力和预报时效的可用性,完善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分析的流程和平台,总结各家模式在不同天气系统中的表现。
    内容
    1、针对前汛期强天气过程,对比分析EC、JMA、GRAPES预报稳定性及效果。
    2、分析GRAPES、HAPS、NHM等模式24小时内短期预报的多家数值预报产品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
    3、定性、定量评估各家数值预报模式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
    4、总结各家数值预报模式对不同天气类型强对流天气预报偏差的特征;总结对数值预报模式客观订正的方法。
    5、深圳雷暴尺度集合预报降水、大风等产品的可用性。
    6、分析雷电预报新产品在预报业务可用性中的应用。
    重点解决的问题
    1、前汛期是模式预报最不稳定的季节,分析ECMWF、JMA、GRAPES对华南地区强对流天气、中尺度暴雨的预报能力 关注点:(1)采用客观统一的方法分析和检验模式系统对华南地区强对流天气形势预报能力,天气形势场的稳定性、偏差的大小。 (2)如果能预报出强降水,其稳定性如何?降水落区和量级?
    2、检验GRAPES、HAPS、NHM对华南前汛期强降水、中尺度暴雨预报的效果; 关注点:中尺度模式对前汛期强降水系统预报的能力:系统的强度、系统的落区、移速的快慢。
    3、针对强对流天气过程,检验深圳雷暴尺度集合预报降水、大风产品的预报效果,雷暴尺度集合预报降水预报与单个模式相比是否有优势,在降水范围和落区、极端降水等方面相比较。雷暴尺度集合预报大风概率预报与实况识别相比落区和强度。
    4、对比分析HAPS分辨率1公里及香港分辨率600米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能力。
    5、检验HAPS系统雷电预报产品的可用性,能否预报处雷电,雷电落区和频率是否有参考意义。
  • 临近预报系统应用及检验试验

  • 目标
    改进雷达回波外推的角度和速度误差;比较光流法和交叉相关法不同系统外推的表现;提高PONDS冰雹指数的预报效果;提高QPF的可用性;提高强对流大风的预报水平。
    内容
    1、对比交叉相关外推改进后和交叉相关改进前的预报效果,用多个个例检验改进前后的优劣,尤其是飑线期间的预报效果。
    2、对比光流法和交叉相关法的临近预报效果和评分情况。
    3、检验冰雹指数中级在冰雹预报中的评分。
    4、利用深圳自动站数据检验QPE,未来30分钟和1小时的QPF的可用性,为预报员发暴雨预警和积涝提示提供参考。
    5、检验强对流大风识别效果和30分钟、1小时大风圈外推效果。
    重点解决的问题
    1、交叉相关外推改进后是否对飑线的等强回波有明显改善? 对交叉相关的参数进行调优实验。
    2、交叉相关和光流法雷达回波外推预报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预报的偏差有多大? 光流法与交叉相关法回波外推预报哪个更好?
    3、现用冰雹指数中级对冰雹的识别成功率?
    4、QPE,未来30分钟和1小时的QPF的可用性。
    5、检验强对流大风识别和30分钟、1小时外推效果。